17
156823
959
1952
戴顺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传承·展望——中国水墨当代名家邀请展 暨博宝美术馆开馆展》2019年10月26日下午于博宝美术馆新馆开幕!
戴顺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翰墨传承——2018迎新年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将于2018年1月21日15:30分在博宝美术馆开幕,本次画展将持续到1月31日,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展。
在中国画坛,很多人都知道,戴教授有一个“追牛教授”的雅号。在戴教授的画室中,到处都是栩栩如生的水牛图。田间野外,人们也常常看到他画牛的身影。戴教授笔下的牛颇具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以淡墨为主,勾描皴染、工写结合,写出江岸袅娜的垂柳下,或桃花嫣红里的几头水牛,或俯或仰、或行或卧、形象各异、姿态迥然、活灵活现。他的作品单纯中蕴意丰富,大面积的淡墨渲染又进一步增强了作品散淡、清远的精神性特征。
戴顺智 简介:戴顺智: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幅作品被为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美术机构和私人收藏。代表作品:《历史的一页》被多种刊物发表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收藏。《滥竽充数》参加 “85年国际青年展”中国美术馆收藏。《高原婚礼》、《高原之神》分别收录在1994、1995《中国画年鉴》
戴顺智 戴顺智 我对时尚缺少应有的敏感作者:中国文化报 发表时间:2010-01-27 采访地点:北京望京西园采访时间:2006年2月18日采访对象:戴顺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采访人:张魅力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美术》 副主编先做人,其次才是做画张魅力:您出生在北京?戴顺智:对,在北京郊区密云。我家离县城很远,是密云县最东北的一个小山村。我一直想画画,但苦于没有老师教,17
戴顺智 戴顺智 象征的形象——读戴顺智的水墨肖像几年前,在编撰《中国肖像:十年精神史》一书时,我曾对肖像画的现状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原因是,当代肖像画过份关注人的世俗品质,流水帐般记录了无数个不同的角色和形象,差不多快成了摄影术。作为一般的肖像画,这没什么不好,但从肖像艺术创作的角度上看,失去了超验品质的当代人的肖像可亲而不可敬,易于流行,却无法令人感动。因而,在文中,我着重重申了历史上伟人肖像画的
戴顺智 戴顺智 走进精神的深层——中国人物画家戴顺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戴顺智教授擅长人物画创作,而且创作题材很单纯的定位于人物肖像画。这在众多人物画家中,显得有些特别,甚至有些另类。其作品形式单纯,语言精练,既蕴含着东方传统艺术的神韵,也透出现代审美意识的灵性。 戴顺智把生活当作创作的母体,在生活中自由地呼吸成长,在生活中感受人生况味,体察世态百相。因此,他创作的人物肖像作品,多以人物原形为参照,
戴顺智 戴顺智 读戴顺智水墨小品水墨人物历来就是个有难度的活儿,对画家的要求特别高。“论画,人最难”,自不待说,而水墨人物是难上加难,高难。首先,要求画家有扎实的造型本领,“应物象形,骨法用笔”,这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方可心手相应,把握结构,抓住物象。戴顺智读的是中央美院中国画研究生。若论人品,本就是个踏实周正的北方汉子,又肯下得功夫,从基础源头上打入门去,修炼一番,又打了出
戴顺智 戴顺智 没有传统的创新是肤浅的 没有创新的传统是僵死的--戴顺智先生访谈时间:2007年3月26日上午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采访人:舒心形式:根据采访录音整理(原载《国画研究》总第13期)舒心(以下简称舒):戴老师,您好!长期以来,在国画艺术上都存在着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在您的艺术创作中也一直致力寻求这两者的自然结合与新的突破。对于这两者的关系,您有着怎样的看法?戴顺智(以下简称戴):
戴顺智 戴顺智 禅心所寄 水墨清音--谈戴顺智先生水墨小品小品画最初是画家锻炼笔墨技巧每日必修的功课,它随意、自由,是传统文化人为摆脱世俗生活的压抑而抒发心性和精神寄托的方式,它无论在题材还是在形式上,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他们特有的情怀,因此一直为文人士大夫喜爱。近十多年,人们的思想已渐渐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新一代画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艺术创造。小品画,也像一只蛹变的蝴蝶,翩